(相关资料图)
7月25日,贵州大学在东校区中国文化书院举行“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成功举办15周年”座谈会。副校长周少奇出席会议,学校相关部门、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。来自老挝、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柬埔寨和缅甸的16名东盟国家的贵州大学留学生参与交流。
会上,留学生代表们围绕“校园生活”“贵州印象”“中国-东盟合作共赢”等主题展开交流。
留学生代表发言前,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清教授围绕学术研究、文化传承、文化交流和素质教育介绍书院相关情况,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“仁爱和谐”“有教无类”“因材施教”“天下大同”“天人合一”等思想主张。
周少奇作总结讲话。他指出,此次座谈会上,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刻地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交流讨论,发言内容有深度、有广度、有高度。他希望,同学们珍惜时间、勤奋学习,在贵州大学学有所成,学有所获。留学生同学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友好使者,责任重大,要树理想、勤思考,找寻自己继续进步和发展的机会,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为中国-东盟的发展作出贡献。
据悉,自2008年第一届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以来,交流周历经15年发展,规模和层次持续提升、成果不断涌现。十五年来,交流周推动落实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合作项目,为推动中国-东盟教育合作,促进民间友好交往,夯实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,为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作出重要贡献。2023年是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16周年,活动主题为“教育合作新愿景,‘一带一路’共繁荣”,开幕活动将于8月28日至9月2日在贵阳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。贵州大学共主办、承办交流周开幕期项目9项、全年期项目11项。(高秀娟)
关键词: